联系电话:020-28187900

读懂手机上的内容有多难? 为什么一定要为网站单独设计一个手机版?

发表时间:2012-09-06 阅读: 2679

网站手机版

概要:当我们在Iphone大小的屏幕上阅读的时候,对复杂文章的理解能力仅仅是在电脑屏幕上阅读的48%。

比起在台式电脑,在手机上使用互联网是已经更为痛苦的事。

理由如下:

1. 下载速度很慢。

2. 没有可以输入东西的键盘

3. 不支持鼠标,没有鼠标按钮来执行命令和进行一些操作(如悬挂和按下时状态的变化等)

4. 屏幕小(通常字也小)

5. 网站一般是为台式电脑上的交互而设计的,而未遵守手机设备的可用性规范

6. 一些应用的UI往往是没有系统的,奇怪的。

完形填空的实验

Alverta大学的Singh教授和他的团队一起做了一个实验证明: 手机阅读会让人难以理解复杂信息。

Singh团队在十大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在其隐私政策上做完形填空的游戏。这十大网站是:eBay, Facebook, Google, Microsoft, Myspace, Orkut, Wikipedia, WindosLive, Yahoo!, and YouTube. 笔者对于facebook的隐私条款做了快速分析,发现:

1. 这条隐私有5789个字,是人们在每页上阅读的文字数量的335倍。

2. 拥有13年级阅读水平的人,即读过一年以上大学的人才觉得这段文字容易阅读。

3. 这些文字的排列形式是符合互联网设计规范的,具有副标题,列表,高亮的关键字,一切都符合互联网书写规范,这些规范 要求文章不能太长,并且能给8年级阅读水平的人读懂——也就是说,这个协议不是给哈佛学生看的,而是给一大群消费者用户看的)

上一周,FACEBOOK重新更改了自己的隐私条款。这份隐私条款需要11年级的阅读能力,这一举动算是一次进步。更甚的是,隐私声明里包括了导航系统和让用户能一目了然的总结性文字。通过文字结构化,增加导航等技巧,可以让一个冗长、线性的文字变成紧凑的文字区域,这就是我所说的迷你信息架构。FACEBOOK,好样的!

手机上阅读理解能力低

毫无疑问,隐私条款在哪儿都是难以读懂的内容。

在Singh's的研究中,50个受试者,分别通过电脑屏幕和Iphone屏幕来对隐私条款做完形填空。(本次试验用的不是真的iphone,所以,虽然用户除了阅读和滚屏之外不会进行其他操作,特定设备不会对阅读能力造成影响。)

实验结果如下:

电脑屏幕:39.18%的理解率手机品目:18.93%的理解率

如果信息容易理解,理解率应该高于60%才对。但是,即使在电脑屏幕上阅读,人们也只有理想阅读水平的2/3而已。

显然,本试验的第一个结论是:主流网站的隐私条款都太难懂了。

当然,隐私条款难懂也不是个新闻了。正因为如此,人们往往不去读他。在之前的实验里,我们发现,用户对于所谓“用户条款”处以轻蔑的态度。在处理此类条文的时候,用户往往

读10%翻看17%跳过73%

这还是可用性试验的结果,如果没有摄像头的监视,我估计真正去阅读的人更少。人们基本上不读内容就去点击“同意”了!

为什么用手机阅读更困难?

在用手机屏幕阅读时,人们的理解能力仅仅是在电脑屏幕上阅读的48%。也就是说,在小屏幕上阅读复杂内容的难度是标准电脑屏幕的两倍。为什么呢?

值得注意是,人们在试验中仅仅是看某单独一页的信息。因此,导航困难和其他用户界面的问题都不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。另外,人们是在实验室中机型实验的,噪音等其他因素也不成为影响因素。而在现实生活使用手机的过程中,噪音和其他环境因素会造成用户的分心和用户体验的下降。由此看来,唯一降低理解能力的因素便是屏幕的大小了——因为,这是试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。

小屏幕从两方面降低了理解能力:

1. 人们在特定的时间里看到的内容变少了。因此,当人们在可见范围内遇到不理解的东西的时候,用户必须只能依靠他们的记忆力。所以,上下文的减少=理解力的减少

2. 人们的页码变动变多了。比起大屏幕的一目了然来,人们在小屏幕阅读时要滚屏的方法来看其他部分的内容。滚屏带来了三个问题:

1). 需要更多的时间,所以记忆流失了。

2). 转移了注意力。把人们用来思考内容的有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“定位”这一次要任务上。

3). 对于之前看过的内容,需要重新定位。

这个实验强烈证明了我们提出的“手机网站可用性研究”的结论:为了达到用户体验的优化,网站必须要单独重新设计一个手机版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复杂的内容也要重写,变成短文——不重要的信息可以放到其他辅助性的页面去。

Reference

R.I. Singh, M. Sumeeth, and J. Miller: "Evaluating the Readability of Privacy Policies in Mobile Environments,"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, vol. 3, no. 1 (January–March 2011), pp. 55–78.

参考资料:Jakob Nielsen
翻译:xizhicat


相关新闻 【更多】

唯众网络